案情简介
2018年6月,林某拨打人民银行某支行投诉电话诉称:其在首次登录某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时,发现某商业银行手机银行的登录界面需要授权银行查询个人征信信息,其认为某商业银行手机银行在用户登陆时需要授权银行查询个人征信信息不合理,希望银行做出合理解释。
处理过程
人民银行某支行接到投诉后随即展开调查。经调查了解到:消费者在首次登录某商业银行手机银行时,登陆界面会提示以下内容:“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我行可能会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收集、使用、共享和保护,为了您更好地了解我行对您信息的使用和保护,请您在使用手机银行服务前认真阅读《某商业银行隐私政策》,并确认是否同意该协议。您需同意该协议方可继续使用手机银行服务。”此项条款为一般性隐私条款,不涉及用户授权银行查询个人征信信息。本案例投诉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银行和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授权条款的理解不一致,某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积极与林某取得联系,并向林某进行解释说明,消除了林某的误解。林某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案例启示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增强。本案例中,投诉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银行和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授权条款的理解不一致,同时也反应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因此银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
金融机构应当依规采集使用个人信息并解释说明。金融机构在向客户提供业务(或服务)需要收集客户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向客户进行充分的解释说明。加强金融服务APP消费者意见日常监测力度,充分利用意见反馈相关系统开展排查,对于一些涉及消费者敏感信息但无法现场解答的,应以显著的方式在手机APP上充分提示和说明。关注客户体验,对疑似投诉升级以及专业人上投诉事件予以重点关注,并尽快联系消费者妥善处理,主动化解相关风险。
金融消费者对于APP格式条款慎点“我同意”。同时,消费者对于授权银行使用个人信息的协议或授权书,应保持格外的关注,认真阅读相关条款,慎点“我同意”,谨防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若有疑惑和问题时应及时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咨询,避免日后产生纠纷。